OPFUN Talk萌課堂,專注青少在線語言啟蒙!——寰宇咨詢中心資訊網(wǎng)

上海 18761612306

首頁 > 資訊列表 > 資訊詳情

德語學校:中國教育史上首所中外政府合辦大學

來源:小編 編輯:小編 日期:2022-11-06 03:00:51

文|高杰

有記憶的照片。

走進膠濟鐵路博物館,一張黃色但清晰的老照片帶出了一段茫茫歲月。

這是孫中山先生在德華大學-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由中外政府聯(lián)合組織的大學演講的照片。

在照片前停下來,孫中山先生激情的演講似乎在青島德化大學禮堂回蕩。那些逝去的歲月和故事一個接一個地呈現(xiàn)在歷史的風雨中……

一個特別的演講

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,孫中山宣誓就職。

八月下旬,應袁世凱的邀請,孫中山北進會面。

途中,孫中山先后考察了正泰鐵路、京張鐵路、膠濟鐵路。1912年9月28日,孫中山先生乘坐濟南濟濟列車到青島瀏覽。

9月30日,出席廣東俱樂部午宴后,受邀到德華大學演講。

孫中山在德華大學演講時的場景。

德華大學禮堂里擠滿了師生,孫中山先生的講話諄諄教導,熱情洋溢:

中國的政反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改變,破壞已經(jīng)結(jié)束,建設方始,需要各界和諧共濟,以鞏固國家基礎(chǔ)。國家憲法是建立在平等和自由的基礎(chǔ)上的,但這一原則也有一定的限制,特別是官員、士兵和學生應該受到這一限制,因為這三類人只有服從才是首要責任;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在學校期間努力學習,以便將來能夠武裝自己的歐美國家知識和歐美國家文化,用自己的知識為人民謀取公共幸福。”

孫中山先生鼓勵學生開放思想,學習新西方的先進文化,鼓勵學生努力工作、熱情和自我約束,致力于自己的學習,這樣他們的知識將有利于人民。

整個師生熱烈鼓掌孫中山先生的講話。

2011年,孫中山在德華大學禮堂旁豎立了一尊半身像,以紀念孫中山在德華大學的演講。

一所新型大學

德華大學的孫中山先生親自去演講,現(xiàn)在很多人都感到陌生。眾所周知,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由中外政府共同主辦的大學。

膠濟鐵路于1904年由德國建成運營,青島成為山東重要的貿(mào)易中心。

1905年,清政府廢除了科舉考試,一批新型學校應時而生。

根據(jù)1928年出版的《膠澳志》記載,清光緒三十四年(1908年)德國政府將設立德華大學的計劃提請清德公使孫寶琦。

次年,德膠澳總督將成立該校的費用預算和贊助計劃提交德國議會批準,并經(jīng)清政府批準。

當時,德國的談判代表是漢堡大學漢學教授福蘭閣,中國的談判代表是張之洞,洋務派領(lǐng)袖,也是學術(shù)部長。

雙方就學校名稱、教育經(jīng)費、行政管理和課程設置等問題進行

德國政府任命地質(zhì)學博士和海軍官員·凱貝爾任學校監(jiān)督,清政府任學部成員蔣介石任總檢查。

【德華大學原址】

德華大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由中外政府共同主辦的大學,德國政府投資60萬馬克,中國政府投資4萬馬克。

德華大學是青島歷史上第一所大學,是當時山東僅有的六所高等學校之一。

德華大學1909年9月12日開學,10月25日舉行開學典禮。

德華大學校舍位于原德國駐軍的黑蘭軍營,面積較大,北起單縣路,西至范縣路,南至貴州路海濱,東至玉臺路。

學堂建筑正面設計成厚實的德式山墻,屋頂為四坡屋頂,中間樓蓋有復合屋頂。

外墻扶壁的花崗巖護腳增強了建筑的塑性,整個建筑為磚石鋼筋混凝土,高17米。

學校有教學樓、辦公樓、圖書館、實驗樓、禮堂等。,并且有兩套學生公寓。宿舍為兩層樓,各有一個庭院,可容納125名學生。

德華大學學科分為預科和高等二級。

預科課程主要教授基礎(chǔ)知識,包括西方課程,如德語、歷史、地理、數(shù)學、邏輯、生物學、物理、化學和繪畫,以及中國傳統(tǒng)課程,如古籍、歷史、地理、倫理和文學。

預科畢業(yè)至高等學科,高等學科分為法政、醫(yī)學、理工科和農(nóng)林科。

學校的主要特點是工程教學。

法政科的設立,主要是基于清政府正處于晚清新政階段,缺乏法人才和財政改革所需的人才。

德化大學開設的醫(yī)學科是青島最早的西醫(yī)教育學校。臨床教學和實踐基地是青島總督府醫(yī)院。醫(yī)院設施先進,醫(yī)療科目齊全,處于當時中國的前列。

1913年,德華大學的學生在上課。

德華大學師資優(yōu)厚。

1912年,這所學校有26名德國教師,其中大部分擁有博士和碩士學位。一些成然的學者在這里教書,比如數(shù)學家康拉德·威廉,植物學家·瓦格納,著名科學家普朗克的最愛學生之一——量子物理學家卡爾·艾利希·胡普卡等。

這所學校有六名中國教師,他們既有中國科舉考試的名聲,又有新的學校文憑,包括中國文學和倫理學教授于連芳等。

德華大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,張之洞的兒子也來報名。

根據(jù)當時教育部官方報告,云南省有優(yōu)秀學生來德華大學就讀。

在山東、廣東、江蘇等地,1912年有340名學生。

1913年,中國學術(shù)系收到了德化大學的最后一份年度報告。根據(jù)各種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,德化大學已經(jīng)開學五年,已經(jīng)進入人生的旺盛期,學校的值達到177.5萬馬克。

青島碧海青山,風景秀麗,在德華大學學習生活十分愜意。

1914年,中國現(xiàn)代美學家、思想家宗白華考入大學文科,學習德語。

德華大學的學習時光給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回憶:

有時懸崖邊獨坐,柔波柔語,絮絮如訴心曲……生活是一首詩,是我一生中最詩意的一部分。青春的心永遠像春天的天空,陽光明媚,快樂無塵,俯瞰著波濤洶涌的大海,守護著清澈的純真。

在德華大學學習也享受特殊待遇。

膠澳總督給每個學生發(fā)放護照,護照就是通行卡。

在德國提督樓附近的公園、匯泉農(nóng)場,學生們可以憑證暢通無阻,盡享其景。

一群優(yōu)秀的學生

來自德化大學的本科畢業(yè)生,有的被送到德國留學,有的成為專家學者,有的成為政治精英,如優(yōu)秀學者王賢堂、四方機械廠廠長欒寶德、上海兵工廠副廠長楊吉曾、南京市市長沈毅等。

1937年12月27日,時任山東省圖書館館長的王獻唐先生被形勢逼迫,從31箱文物中挑選出5箱文物,放入第十重傷醫(yī)院專車,護送這些文物開始南遷之旅。

同日,濟南淪陷。

南遷之初,王獻唐籌借400元資金分配館,供日后生活使用。

為了南遷,他賣掉了家產(chǎn)、藏品和房子。

到達漢口后,車費已經(jīng)捉襟見肘。

幸運的是,在路上,我遇到了山東大學校長林濟青。林校長期聞王獻唐大明,立即聘請他擔任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,并向他支付了800元定金,相當于當時兩個月的工資,解決了燃眉之急,并有專船運輸文物。

但是艱辛還在繼續(xù)。

大年初一,在宜昌,敵機狂轟濫炸,王獻唐一行差點喪生……

歷經(jīng)千辛萬苦,歷時一年多,遷移近7000公里。1938年12月底,樂山大佛寺天后宮安全存放了五箱文物。

德華大學學生在實驗室上課。

據(jù)《北魏石佛歷險記》記載,畢業(yè)于德華大學的欒寶德在擔任四方機廠廠長時,從日本人手中奪回了六朝石佛。

臨淄縣龍泉寺原放置石佛秋入龍池月。

1928年,日本商人在龍泉寺蓄意搶劫北魏石佛,經(jīng)青島運往日本。

當時濟南發(fā)生了五三悲劇,群眾抗日情緒強烈。

此事經(jīng)上海申報報道后,輿論大嘩。

日本人沒能成功,卻偷走了兩個佛頭,剩下的用麻繩捆著一直躺在淄河店,讓風吹雨蝕。

一九三十年,欒寶德將淄河店北魏石佛從淄河店運到青島。

此后,北魏石佛成為青島博物館鎮(zhèn)館之寶。

【以前的德華學校,現(xiàn)在是鐵路辦公樓。

一九一四年,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爆發(fā),德華大學被迫停辦,43名學生被轉(zhuǎn)到上海同濟醫(yī)學院(今同濟大學前身)。

由于轉(zhuǎn)學人員中有土木科學生,同濟大學因此專門增設土木科。

由德化帶入同濟的民用建筑科學的興起,間接地促進了上海同濟大學從一個更高的起點進行改進和發(fā)展,使民用建筑成為同濟大學著名的專業(yè)學科。

與此同時,隨著這些學生的轉(zhuǎn)學,德華大學——這所高等學校也永遠退出了歷史舞臺。

青島檔案室周兆利先生對德華大學的評價是高調(diào)開場,后悔結(jié)束。

德華大學停止辦學后,校舍逐漸為其他用途。

此后,由山東鐵道管理部、山東鐵道部、膠濟鐵路管理局、青島鐵路分局至青島西車務段,建筑樓德華學堂更名。

它不再是德華大學,真正的德華大學,已經(jīng)永遠消失在歷史的塵煙中。

  1. 聯(lián)系我們

  2. 在線客服:(9:00-23:00)
  3. 服務熱線:18761612306
  4. (9:00-23:00)
蘇ICP備2022034778號-2